春秋之交的节日庆典探秘十月一日的文化内涵
0 2025-01-14
高加林高考被顶替(高明楼截胡高加林的录取通知书,让儿子顶替上学)
高明楼去县里开会,碰到邮递员,邮递员说是给高加林送包裹,一听来自上海高明楼就特别在意!
其实他现在很害怕,怕来的东西让高加林知道被顶替上学的。
“撒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它”
做错了一件事,可能需要无数件错事去弥补,可是再怎么挽救也无济于事。
当初昧着良心把高加林的录取通知书扣下来,让儿子高双星顶替高加林去上海上大学,其实这就是在玩火。
现在高双星去上学,家也不敢回,高明楼也害怕,怕事情露馅,过的都不怎么踏实。
高明楼截胡高加林的录取通知书,让儿子顶替上学
一直以来高加林都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学习好还很有才华。
高考预考取得全县第一名的成绩,是父母的骄傲,县里的名人,可是也遭到高明楼的嫉妒,因为自己儿子不如人家。
以前全县没出过一个大学生,这次高考高加林是很有希望的,也深受各方器重,果然他也没让大家失望,考上了大学。
可是邮递员在送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却交到了高明楼的手里,高明楼做了很久的内心挣扎,最后还是决定不把录取通知书给高加林。
然后让自己的儿子高双星用高加林的名义去上学,这样毕业了就能有个好未来。
人可以有私心,但是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同一个村的迟早都会露馅的。
高明楼拒绝高双星放假回家过年
高双星拿着高加林的录取通知书,用高加林的名字去上学。
当一学期快要结束了,大家都忙着抢回家过年的车票,准备回家了。
高双星给家里去信,告诉父母他也要准备订回家的车票了,高明楼一听直接炸锅了,回来不就露馅了吗?
所以他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冒雨来到邮政局给高双星打电话,告诉他一定不要回家来,就在上海好好待着,再三强调不要回来。
高双星也是可怜,顶着别人的名义去上学,现在整的有家都不能回了,将来如果事情败露,他学都有可能白上了。
高明楼特别在意高加林,并不是真的为他好
当初高加林落榜失落的时候,高明楼主动上门,说是给高加林谋了一个民办教师的名额。
在当时来说这个名额还是挺珍贵的,如果不是为了弥补高加林、稳住高加林,高明楼才不会把名额留给他。
后来高加林母亲为了打山核桃,从山上摔伤以后,也是高明楼给垫的医药费,那个年代谁都不富裕,这么做还不是为了弥补高加林!
高明楼做这么多,并不是他有多伟大,心胸有多宽广,只是怕高加林知道自己做的事情,给自己和双星带来麻烦。
最后高加林彻底留在了村里,当不成老师后他再也不愿帮助高加林了,虽然威胁还在,但是没之前那么强烈了。
要说没有路子,那只是借口,自己小儿子辍学了怎么就能有路子,只是不愿意再帮高加林。
总的来说
现在的高明楼就跟惊弓之鸟一样,生怕来自上海的信息,尤其是有关高加林的。
毕竟自己儿子在上海用高加林的名义上学,万一出现什么不利事件,那他的一番操作可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他现在很怕!
这部剧虽然是年代励志剧,但是却漏洞百出。
就说高明楼截留录取通知书这件事,邮递员当时可是明确说了是高加林的信件,怎么交到了高明楼手里。
录取通知书应该属于特别信件吧!既然知道是高加林的,后面还为高加林送过好几次包裹,就不好奇他怎么还在村里。
这一问不就全部露馅了吗?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不合理的剧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