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世界我们今天也要努力做个不让猫咪睡午觉的好人
0 2025-01-13
看展去!领略林丰俗:“南方的植物,绿也比人家绿,红也比别人红”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8月1日,“造化心源——林丰俗作品展”在潮州美术馆拉开帷幕。这次展览为潮州美术馆建成后又一重磅项目,展出广东著名画家林丰俗作品一百多件,将持续至8月30日。
展览现场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摄
林丰俗,广东省潮安县人。195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4年毕业,到怀集县文化馆工作。1975年调至肇庆地区群众艺术馆工作。1981年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2017年去世。
广州美术学院谢昌晶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林丰俗为广州美术学院乃至华南美术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贡献,为塑造今天广东的中国画创作面貌奠定基础。
压在纸背
著名学者陈平原特别为本次展览撰写前言。他强调林丰俗画作中到处洋溢着的“喜气”,“那并非传统士大夫的忧患意识,也不是当代读书人的故作高深,更像隐居山野的高人,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赞叹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
陈平原进而在展览前言中写道:
林丰俗先生不怎么写奇崛的山水或怪异的鸟兽,画中全是眼前的风景。比起名山大川、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更需要敏锐的眼光以及澹定的心境,犹如晋人陶渊明。
千载之下,仍让你我感动不已的,主要不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而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这其中,当然也有愤慨、郁闷与不平,但全都压在纸背——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饱经沧桑而又有所超越的“恬淡”与“静穆”。
林丰俗 石谷新田 68×78.6cm 纸本设色 1972年
南方的红
展览以“造化心源”为题,侧重呈现林丰俗创作题材与理念。展览由此分三个单元:澄怀观化、率意成趣、俯拾即是,分别从山水画、花鸟画与中国画教学三个角度展现主题。
展品中有林丰俗的经典之作《公社假日》。该作以南国特色风物——一惊艳的凤凰花为主体,搭建起一片世外桃源的场景。艺术家通过精巧的构思,把传统山水画法与当时的生活细节结合,描绘出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假日情境。
林丰俗 公社假日 78×68cm 纸本设色 1972年(原稿作品藏于广东美术馆)
林丰俗曾这样描述自己这幅代表作:南方的植物,绿也比人家绿,红也比别人红。这位画家注意到,凤凰花的红绿对比特别刺眼,这是在传统中国画中是很少被表现的。“那时我年轻,也没体会到中国文人画的笔墨那么要紧,淡墨那么高雅,只是想画点别人没有画过的东西。”
触目会心
林丰俗多年一直在画花鸟画,晚年尤甚,堪称又一创作高峰,但却为他自己的山水画声名所掩。
著名画家林墉曾特撰文述及林丰俗的花鸟画,认为林丰俗“其花鸟画景虽不大,境却是大的,以平常人的心绪心趣,涉笔寄情,并不落落寡欢”。林墉感慨,林丰俗言说间不以花鸟画家自诩,“世人知丰俗山水画,世人知丰俗花鸟画否?”
林丰俗 山中熟石榴 90×97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本次展出的《千门万户曈曈日》创作于画家去世前一年,画面雄健,生命力涌动。画家化用王安石著名诗句,以生肖雄鸡形象为主体,附以腊梅桃花等年节花卉,寄寓对新年的美好祝福。“
林丰俗 千门万户曈曈日 92×97cm 纸本设色 2016年
以平常之心,画平常之景。”林丰俗以此阐释他的花鸟题材创作:“我冀望在这些平凡的景物中,触目会心,寻觅诗意。至于花鸟画,我向来不怎么经意,兴到笔随。画面杂、乱、生、散均不在乎,遑论形、神、笔、墨之短长,只要稍觉有点趣味,也便安分自足了。“
林丰俗 暮霭群峰 68×69.5cm 纸本设色 1991年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周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