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小天使音乐的活力与可爱
0 2024-1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准备在校内放映电影《长空之王》,很正常,这就叫专业对口。 不正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位北航的学生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反对校内播放《长空之王》,其理由有“特效虚假”、“低级红还是高级黑”以及“某站和某乎上有很多批评帖子”等等。 对此,北航有关部门的回应堪称有理有据有理有节: 《长空之王》是通过审核后上映的影片。 有二十年试飞员经历的科研试飞英雄同时也是北航校友的王昂对该片予以肯定。 不同观众有不同意见很正常,建议同学用客观的、批判的眼光以及自己的专业知识观看电影和分析电影。 对此,有网友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安排和回应非常赞同,指出:《长空之王》是电影,不是纪录片,讲的是试飞员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的勇敢奉献精神,还有我国的国防发展历程,展示的是国人的骄傲。 笔者感到很好奇,《长空之王》真的有如此大的争议吗?连北航的学生都站出来反对,特意去电影点评比较集中的某瓣看了一下,这一看就发现问题了。 五一档上映的影片里票房靠前的有两部电影,喜剧《人生路不熟》和《长空之王》,其中前者的票房还要高那么一丢丢。 《人生路不熟》的某瓣评分是6.5分,这在喜剧片里属于正常现象,这个分不算低。 《长空之王》的评分是6.7分,不算太低,但也绝谈不上高。 问题来了,在两部电影的评分阵列中,《人生路不熟》的一星差评占比5.2%,而《长空之王》的一星差评占比达到了9.9%。 总分更高,但一星差评占比接近票房差不多同期电影的两倍,这就是不正常现象:有一些人给《长空之王》打了太多的一星差评。 看了看《长空之王》影评区,发现一星差评基本上都集中在了两个点,一个是特效和细节存在漏洞,另一个就是主演王一博。 如果说有些影评还是站在装备角度分析的话,有些人的恶评则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有一位观众说他带孩子看了《长空之王》,孩子两个小时看下来,没往厕所里跑一次,也就是“全程无尿点”。 这个点评没什么夸大之处,笔者在观看《长空之王》时背后就坐着一个母亲和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当时担心这孩子会不会闹,还特意多瞅了他们几眼。这个孩子全程确实没有上厕所,也没闹,一直在看,唯一的槽点是他妈妈时不时会给他解释一二。 那你看下面网友是怎么回复的,阴阳怪气“提醒”人家带孩子去检查一下,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影评讨论范围,让人非常无语。 那么,因为装备细节、特效和王一博就给《长空之王》打一星差评,这种行为合理吗? 笔者认为,这非常不合理。 《长空之王》的主题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懂的一个问题。 首先,《长空之王》是一部科普片,向观众科普空军试飞员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我国在新式战斗机研发过程中的一些真实经历。 笔者算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和半个军迷,但之前对试飞员的了解也非常有限,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些试飞员完成任务之后会痛哭失声。 《长空之王》直接刷新了笔者的认知,原来试飞员是如此危险的岗位,他们要在空中完成各种飞行极限,稍有不慎就是机毁人亡,简直就是刀尖上的人生。 其次,《长空之王》是一部具有纪念意义的电影,通过该片向那些牺牲在试飞岗位以及保卫祖国蓝天战斗中的英雄们致敬,历史没有忘记他们,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影片末尾那些飞行员们牺牲前最后的留言就是证明: 我回不去了,请转告我女朋友,我永远爱她。 兄弟们,我回不去了,拜托替我照顾好父母。 爸、妈,对不起。 转告我老婆,我已无法返航,等儿子生了就叫八一。 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 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影片中出现了称呼试飞员为“兄弟们”的台词,居然也能成为某些人一星差评的理由,殊不知,在他们日常用语中,这种亲昵的称呼并不少见,影片也是在还原试飞员的真实生活。 最后,《长空之王》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算是一部主旋律宣教片,比如有网友总结了一些《长空之王》中的经典台词,每一句都有现实意义。 你们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姓名加使命,才是我们的生命。 试飞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前失去的,我们这代人要拿回来。 总结一下,如果从《长空之王》这部电影的主题出发,那该片不仅是合格的而且是优秀的,有接近一半的观众打出四星和五星好评就是证明。 至于王一博,笔者认为他在《长空之王》中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支撑起了这个角色。 王一博曾经是小鲜肉明星的代表不假,他确实有不少粉丝也不假,但我们评价的是这部电影和王一博饰演的角色,只要电影和角色没问题,你管他是不是小鲜肉呢。 我们反对的是没有演技纯靠炒作流量的小鲜肉,尤其是那些热衷于抠图、替身等不敬业的小鲜肉,对于演技不错且兢兢业业拍戏的小鲜肉,我们应该客观看待。 至于那些针对《长空之王》细节问题提出各种质疑的网友,笔者认为他们在客观上是有一定道理的,《长空之王》也确实存在一些细节上的不足。 但是,笔者认为,有些网友可能存在主观上的双标。 有些人不喜欢主旋律电影,但让人不可理解的是,他们却喜欢美国的同题材主旋律电影《壮志凌云》。 你说《长空之王》让很多孩子热爱空军想当飞行员,他们对此嗤之以鼻,但是他们同时却津津乐道于《壮志凌云》成为美国空军招募飞行员的广告片,这就是主观上的双标。 笔者再举两个例子,在某瓣上有一部被国内网友捧上天的电影《末代皇帝》,这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在历史细节上可谓一塌糊涂。 为了迎合西方奥斯卡评委,该片篡改了大量历史甚至对我国历史进行歪曲和,在拍摄时不光遭到了我国演员和专家的反对,甚至连日本人都看不下对导演提出质疑。 如果按照某瓣网友的逻辑,《长空之王》细节处理不好就活该一星差评,那《末代皇帝》细节问题更严重,更需要批判。 讽刺的是,《末代皇帝》在国外影评网站口碑一般,还不如张艺谋电影《英雄》,五星点评占比只有28%,而在某瓣上,《末代皇帝》比《英雄》高出近两分,五星影评占了70%! 为什么细节问题更严重的《末代皇帝》能在某瓣得到如此高分?可能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歪曲和了我国历史,正好迎合了部分网友“反思”的需求。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国内某知名导演的战争电影上,一部和吹号有关的电影。 这部电影如果从细节上看,错误多到让人无法直视,美军夹克美军手势,不存在的坦克不存在的狙击手,能炸死自己人的没良心炮,海碗大的地雷反而炸不死人等等,就连电影名字都是臆想的东西。 但是,这部电影也在某瓣得了高分,原因在于该片篡改了原型故事,将“任务”篡改成了“欺骗”,典型的高级黑,也正好迎合了部分网友“反思”的需求。 同样都是细节存在问题,在《末代皇帝》等影片那里就说“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和“艺术应高于生活”,到了《长空之王》就必须一星差评?这就是典型的双标。 正常情况下,如果正常的观众给《长空之王》打分,四星不算过褒,三星不算过贬。 打一星差评的那些网友,你们真实的想法和目的到底是什么,你们心里有数,请自重。 借用《长空之王》的一句台词结束本文:过去一百年我们失去的不光是尊严,还有自信。